close

 許崇憲老師分享01  

2012.05.16 (三) 課堂演講 (講者:許崇憲老師)          

演講內容整理

1.教的個人特質

許老師以Mayer提出的理論來起頭:行為學派只注重教學操弄與最後的結果表現,例如學生的評量成績;而認知學派雖然多考慮了學習的歷程,並注重學生的個別差異,然而這兩種學派都忽略了教師之人格特質,教學毫無獨特性可言。

到底教師是要順應,去學習並使用大眾們認可的教學模式?抑或是要展現個人的特色,發展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呢?到底不禁讓身為學生的我,想起自己也對教學充滿刻板印象,若老師採用新穎、「與眾不同」教學方法,還可能會讓人覺得老師標新立異,對之先產生了排斥感。 

2.教學設計實例與挫敗

接著老師分享了幾個他曾用過的教學方法

(a) 情境式認知 (situated cognition )

老師問了兩個很有趣的問題:「有四張字卡分別為A、K、4、7,字卡正面為英文背面為數字,而英文字母A的背面對應到之數字為偶數,現在要如何用最少的次數來確認這項規則為正確?」而正確的答案是將A與K的字卡翻面檢查。第二個問題則是「若四張字卡分別寫著"beer"和"coke",背面則寫"16"和"22",現在已知要滿20歲才可喝酒,那麼要如何用最少次數來確認規則?」正確的做法是檢查印有"beer"和"16"的字卡。

此二問題運用高中數學接觸到的邏輯課程,因此對我而言並不困難 (聽說後來課綱把邏輯部分刪掉),然而許老師發現第二個問題相較第一個問題答對率高出許多,因為它在生活上碰的到,是為「實務推理機能」。因此老師強調教學要配合實務,就如同理論要與實驗並行一般,老師要求學生進行「心理學與社會議題」的課程時,必須同時進行調查。

然而若有調查的需要,則勢必會有分組,然而分組易遇到「社會懈怠」的問題,就是可能有組員「擺爛」不負責任,工作變成只由少數人完成!老師也於課後提出「團體報告亦須有個人評分項目」或「組員之間相互評分」的解決機制,可以避免團體報告伴隨發生的社會懈怠。

(b) 社會建構論

老師也嘗試成立「MSN讀書會」,並參考分組之間的對話記錄。

至於碰到的問題大家應該不陌生,使用網路非面對面的討論,不管是MSN或是現在的Facebook,討論效率都不會太好。大家可能因人在電腦前,不見得會將所有心思投入在討論上,可能手邊還有很多聊天討論視窗,或是在逛其他網站等等!可能過了幾小時話題仍在同一個地方打轉,或僅少數人在認真參與。

根據自己的經驗,網路最多只能分配簡單的任務,例如提醒或討論出下次討論的時間地點,通知組員應該準備些什麼資料,若要有任何想法整合或腦力激盪,還是有賴約出來親自討論,也可以確保該段時間大家有把心放在討論上 (當然人在現場心在神遊的就沒辦法啦) 順帶一提,校內討論大家喜歡約在小吃部,然而那邊並不是個很適合討論的地點,晚上吃消夜的人群鬧哄哄的,很難讓人專心或容易被聲音與流動的人群干擾,應該把地點約在各系系館內,端看哪位組員的系館晚上有適合討論的教室或空間。

(c) 演講式教學的動機

許老師在「社會心理學」這門課當中,使用演講式的教學,在敘述大鋼後以大量實驗範例和生活事件來說明,卻也發現學生只對爭議性的事件有興趣,對於硬性話題則顯得興趣缺缺,因此許老師認為演講式教學應該更重視學生出於內在動機(本身興趣)或是外在動機(考試作業)。

(註:老師舉出兩個學生有興趣的內容 ─ 油電雙漲、希特勒屠殺納粹,然而非常巧的是這兩個話題都在教學原理的課堂被演示過,分別是討論式教學與探究式教學法!)

我們物理系有門課程為「前研物理專題演講」,每週三會邀請一位教授帶來場演講,通常是該教授介紹自己研究的內容,然而在演講上的反應就因場次而有大不同,某些沉悶的演講主題上,許多人在應付完課堂筆記(算作業分數)後即昏昏欲睡,然而若為新奇有趣的話題,反應就會很熱烈!這與許老師說明的內在外在動機,不謀而合。

3.評量設計實例與挫敗

(a) 概念構圖 (mind mapping)

概念構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思考脈絡,我在延伸閱讀有放上資料給大家參考。

(b) 形成性評量

有點類似課堂習題,學生於課堂最後回答幾個問題,可立即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或讓學生作課後總結。卻發現學生可能會直接抄寫講義中最類似答案的段落,缺乏自我的整理論述,可能與學生短時間無法掌握上課內容有關。

(c) 兩階段評量

取自台南大學施如齡教授的想法,考試分為「個別」與「全班」兩個階段。在個人的測驗之後,接著讓全班討論出一個共同的答案,彼此在這部分得成績會一樣。藉由討論來加深大家的印象,也可視為是個人測驗後的檢討,在一些較為爭議的題目中,可以聆聽大家不同的想法,腦力激盪讓大家有更多收穫。(在爭議不決的答案之間,甚至可用表決來定案)

由於全班討論的共同分數,往往高於個別階段的成績,不免地會有人抱著搭便車的心態,造成僅特定幾人在參與討論。許老師也曾想以電子郵件的「檢舉」方式,讓同學們列出「誰不適合採用這個團體成績」,不過沒有付諸實行,畢竟這會造成同學間彼此的猜忌。雖然非全班每個人都參與討論,仍不失為認識彼此想法的測驗方式。

4.教師需持續學習與進步

「趕課」是每個老師都需要面對的問題,若時間不夠教師把所有範圍教完,那就要思考哪些內容是最重要、一定得學會,且學生自學有難度的部分,選擇性的上課才可以避免陷入為了趕課而「走馬看花」的窠臼。

老師最後以「教師要不斷學習與進步,才能說服學生學習」收尾,不只是適應不同的環境與教學對象,為人師表更需要以身作則,自己不斷地學習進步!或許「教學相長」正是這個道理吧,不只是學生學習,老師也要從學生身上學習。

心得感想與收穫

在許老師的分享內容之中,有兩個讓我受用的部分

分組報告所遇到的「社會懈怠」,可能會有組員不負責任卻坐享成果,或是只有幾個組員拚命完成報告的狀況。老師提出「個人評分項目」、「組員互相評分」兩個方法,可以把組員的努力程度列入成績考慮,另外我覺得在報告最前或後附上「工作分配表」也是個方法,讓每個人對於自己分配部分負起責任。

另外老師提出的「兩階段評量」,將測驗分為「個人」與「全班」兩部分,無獨有偶,上學期我修鐘文宏老師的「教育心理學」,即是使用這個測驗方法!差別是將「全班」改成「小組」,而小組測驗同組會共享同一個成績。每逢測驗之日在課堂即在計通中心舉行,在個人上網作答完成後,再分組共同作答相同的題目,小組內部可以作討論。

根據經驗的確是小組測驗成績高於個人的成績,討論過程中組員們可分享自己的看法,偶爾組員間也會對某些選項意見分歧,這時候就得拿出有力的論點來說服另一方!相較於「全班測驗」,小組測驗更能讓提升大家的參與度,我覺得是「兩階段測驗」更好的實行方法。

◎ 更好的詮釋方式

除了上面所提「兩階段評量」,把「全班測驗」改成「小組測驗」會有更好的成效外,許老師的某個作法我有不同的意見。

老師提到他曾經事先得知某小組的報告即將出包,卻仍讓該組當天在課堂上尷尬,目的是讓小組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、承擔後果,然而我覺得這樣做很不好。雖然小組未於時限內完成份內的工作很不應該,然而小組報告開天窗,卻也是全班同學的損失,形同讓全班共同承擔「開天窗」的苦果,且這樣給小組的「教訓」是否合宜也是可議的。

若事先得知小組報告難產,除了詢問是否有特殊難處外,也應該給予寬限時間,當然小組報告成績也要因遲交適度打折扣分,而該堂課老師則可彈性運用,畢竟我覺得讓小組尷尬在課堂上,是浪費大家的時間,若能事先得知則可提早將時間作其他的安排。

延伸閱讀

許老師在教學法中有提到概念構圖 (mind mapping) 。概念地圖又稱作心智地圖、思惟地圖、靈感觸發圖等等,可視為一個樹狀圖或分類圖,是一種圖像式思維工具。使用一個中央關鍵詞或想法以輻射線形連接所有的代表字詞、想法、任務或其它關聯項目的圖解方式,圍繞在外的是相關的思想言論或概念,可以用來整理複雜的想法或是當作記憶的小技巧。

這個網站對於概念構圖有詳細的解說:心智圖法 ─ 知識集   (←戳我)

參考資料

1.許老師提供的投影片 (清華大學Moodle教學網頁)
http://moodle.nthu.edu.tw/

2.概念構圖Wikipedia
http://tinyurl.com/yt4euf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鹿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